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发布新版国家标准《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》

日期: 2025-08-15 来源: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点击数: 分享:
【字体: 打印

2025年8月1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,涉及市场流通、节能环保、安全生产等方面,其中新版《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》(GB/T 30337—2025)正式替代2013年发布的《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》(GB/T 30337—2013)。

一、标准概况

标准编号:GB/T 30337—2025(代替GB/T 30337—2013)

标准名称:《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》

发布时间:2025年8月1日

实施时间:2025年8月1日

二、标准主要内容

标准确立了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,适用于物流园区运行统计。

一是明确了物流园区、园区经营主体的术语和定义。

二是确立了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由基础类指标和运营类指标构成。基础类指标主要关注园区基本状况和基础设施情况,包括园区基本情况、开发建设规模、物流服务设施、园区智能化投资规模等4个一级指标。运营类指标侧重于园区运营过程中的服务水平、经营效益等方面,包括物流服务能力、物流作业量、经济与社会效益等3个一级指标。各一指标下又分别给出了对应的二级指标、三级指标。

三是给出了全部50个三级指标的说明,与上一版本标准比较,修订后的标准删掉了一些在实际统计过程中统计意义不大的指标,如辐射区域、园区开发方式、基础设施投资额等;较难统计的指标,如物流服务设备、物流作业面积等;内涵与其他指标重复的指标,如物流节点城市等。为了更准确反映园区发展情况,更改了一些指标,如:将开发占地面积改为实际占地面积,将园区经营实体营业收入改为园区经营主体物流业务收入,将入驻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改为入驻企业物流业务收入。依据宏观调控需要、园区实际业务和发展趋势,增加了规划投资总额、运输方式数量、保税仓储面积、智能化系统和设备投资额、智能物流设备作业量、多式联运换装量、国际货运中转量、绿色建筑面积、新能源发电量、物流包装回收量等指标。

三、标准实施的意义

《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》(GB/T 30337-2013)的修订和实施,将推动相关统计数据能全面、客观地反映新时期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、新业态新模式变革、新技术运用、运行特点和经营效益等情况,使各地区、各部门的物流园区统计工作更具方向性和目标性,能精确掌握行业发展趋势,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。修订后的指标体系涵盖了物流园区运营和管理,便于不同地区、不同类型的物流园区之间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,从而引导物流园区的经营,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。